博文

《竹片》 楊奎洋

图片
作品名稱:《竹片》                    Bamboo Weaving 作品材質:《竹編構築》                    竹片 作品作者:   楊奎洋                     Yang Kui Yang 作品尺寸:   220x180x160CM 作品年代:   2018 作品形式:   設計 我的第一眼看到這個作品真的心裏笑了一笑為什麼這歌很像雷射切割,可能最近做這種東西做得太多了,但我覺得這個竹片的密度和差距喎寬闊度都很難掌握這麼好的完美到,這竹片的編織感覺花了我不少時間,這種規則與不規則之間,用這種材料來尋找這個形態和結構真的有點深奧!

《海‧生》 Lafin.Sawmah

图片
作品名稱: 《海‧生》                     The Loop of the Ocean 作品材質:   桃花心木、烏心石木 作品作者:   拉飛.邵馬                   Lafin.Sawmah        作品年代:   2018 作品形式:   雕塑 這個作品我還未看之前已經看過他的視頻,他是有一個影視與這個木頭一起跳舞是以對海的尊重的一個視頻,是透過他的身體和雙手與木頭表現出那種情感和身體的那份力量, 在陸地上遙望遠方海洋的生命。

《蕨戀2》 鄭波

图片
作品名稱:《蕨戀2》             作品材質:影像 作品作者:鄭波 作品年代:2018 作品形式:影像,有聲,片長 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這個作品,因為他的表達方式,影片中一位男生與植物想像性的感覺,看著看著連戀愛的感覺都沒有了,當然他做得出這個作品就有他的意思和理念。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 Rachel SUSSMAN

图片
作品名稱:《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             作品材質:數位彩色印刷 作品作者:瑞秋.薩斯曼                   Rachel SUSSMAN 作品年代:2004-2014 作品形式:圖片 這些古老的生物,分別有植物,細菌,動物,自然環境,看著這些古老的生物還能好好的生存,感覺他們就好像為了自己的生命而一直生存,但作者真的厲害可以找到這麼多的生物

《歸》 蕭聖健

图片
作品名稱:《歸》             作品材質:電子元件 作品作者:蕭聖健                   HSIAO Sheng-Chien             作品尺寸:尺寸視空間而定 作品年代:2018 作品形式:互動裝置 對不起,我又想講一下,這又是一個互動裝置,這個的電路就更明顯,他這個作品是而一個木片帶動電線帶動風嗚器的叫聲,發出鳥群的聲音,他還把整個環境製造出有一種黃昏的氣氛,令人很有一種溫暖的感覺,但我真的來到台灣這麼久,真的很久沒有認真聽一次麻雀的聲音了,有時候停一停留意一下身邊的事和人,因為他們可能會有一天在你身慢慢的離開。就跟作者一樣都會變成回憶。

《世界處理器》 Ingo GÜNTHER

图片
作品名稱:《世界處理器》             作品材質:地球儀 作品作者:英果.古騰                 Ingo GÜNTHER 作品尺寸:每顆直徑30公分 作品年代:1988迄今 作品形式:發光地球儀 媒材 一進去就有一種不想出來的感覺,抽不起身的黑暗力量,他理用了地球儀來說起每一個年代的事情的發生,在你留心把這一百個看了一看你會看到他的映射在地球儀的數據或是國家統計,看著看著就好像看新聞一樣或是在看一本很有歷史的書一樣的,但他只是用了別的方式去表達。

《新伊甸園--太陽能昆蟲生態箱》 陳珠櫻

图片
作品名稱:《新伊甸園--太陽能昆蟲生態箱》             作品材質:太陽能  電子元件 作品作者:陳珠櫻                 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                 法國第八大學                 CHEN Chu-Yin+Solar Insects                 Vivarium Workshop, Paris 8 University 作品尺寸:160x80x45CM 作品年代:2015-2018 作品形式:聲光互動裝置 她的作品又給我想到我們的互動裝置課的作業,她的在做的作品真的很像我們現在在學的東西,她是用電子元件組裝而成的仿生昆蟲,真的很有趣,然後她是要用手電筒來照動仿生昆蟲上的太陽能然後風嗚器就會一起帶動響起來,與人互動和科技先明。